close
2007-07-26 第三次讀書會
speaker: michelle
書目:楊牧. 論一種英雄主義 [Towards Defining a Chinese Heroism]. 單德興譯.
 
一、史詩問題:中國自有文學以來,似乎未能發展出史詩。(28)
A. 以西洋史詩的詩體及文化特徵,檢視中國的動作詩:
         1. 錢鐘書:只有史詩能將詩與歷史合一,但中國沒有史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(認同者還有:王國維、James Robert Hightower)
        ◎ Jaroslav Prusek: 史詩及史詩的現實觀(the epic perception of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ality)在希臘文學及史學中極重要,對於後來整個拉丁及歐洲史
           學,有重大影響,但在中國史學的地位中,卻無關緊要。
         2. Sir Maurice Bowra(29)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把史詩及英雄詩視為同一物,以討論古代中國詩,並認定中國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是「形先英雄詩」(”pre-heroic” poems),就是哀歌
           (laments)。
        ◎ 形先英雄詩(”pre-heroic” poems):「並非客觀的敘事,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個人的紀錄」。例:石鼓拓得的詩
        ◎ 哀歌(laments):「個人對死者的禮讚,而非對死者事蹟的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觀敘述」例:楚辭「國殤」
B. 在不同形式的中國作品,找可與史詩相提並論的東西:
          1. 胡適:「孔雀東南飛」是史詩。(被批評)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◎史詩:崇高的風格>敘事結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應具有”a style that is ambitious and self-conscious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ristocratic and accomplished” ,民歌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W. P. Ker: “the grand style, and the pride and solemnity of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anguage”
èweight, solidity
           2. 陳世鑲:杜甫的「八陣圖」(諸葛亮的哀情有heroic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ension)
           3. 若只挑weight, solidity來限定史詩風格上的主要特徵,即主題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意義,則史詩存在於所有文類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4. 史詩是一高尚作品的特型,其價值在所持的視境(visioin),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在文的長短或觸及面的大小,更不必講究in medias res。
C. 中國傳統上備受推崇的英雄主義的特質-「文」的觀念。
           ◎ 詩人文化不允許他對交鋒的場面作細膩描述,因而英雄事蹟中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被引向另一範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◎ 中國人「文」的觀念反對:放蕩不羈的個人主義、自負逞強。
 
二、載戢干戈(33):是英雄主義的真諦
A.  knowledge = power :文治的宣揚>武功的誇示(31)
           1. 八世紀前中國人對兵的態度:乃知兵者是凶器,聖人不得以而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之。(老子道德經)è反感
           2. 武王伐紂:周文史詩(The Weniad),表彰周族史詩經驗的中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物-武王之父(文王)。
武力的英雄主義遭到摒棄。 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德」取天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例:文王的英雄主義在德治、柔治、闢荒蕪以利民居民稼、敬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先祖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è 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的征伐,卻沒像特洛伊戰爭藉其事蹟形成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種讚頌尚武英雄主義的傳統。只讚頌征伐正面的文化價值,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歌詠戰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è 中國的英雄主義:其始也臨之以勇,其末也明知以智。
B. Northrop Frye: 真英雄可以是任何人,努力達成藝術的天啟境界(the  
    apocalyptic vision of art)。(34)
   「英雄式的」:挾其天啟聖言之重要性(apocalyptic importance),
     而非漫無目標的爭鬥。

三、戰情省略(ellipsis of battle):
       1. 解釋:早期中國的戰爭詩有意的摒棄戰情不提。用哀詩、怨詩的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式。(35)
        2. 內容:英雄事蹟(少);戰爭的疲憊困頓(多)。
        3. 描述者:用自己或其妻來傳達自己感受,以委婉方式表達哀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哀而不傷」
       4. 技巧:對照與排比(contrast and juxtaposition)。刻畫兵旅的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情,卻避免實際戰事的描寫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◎ 對照:現在與過去,暗示人生的變化無常(常藉自然景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表達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◎ 排比:此地與他方,以強調軍旅生涯的飄忽不定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è 詩人藉相關事物及前因後果的對照排比,從讀者的想像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集體經驗中,抽出對戰爭恐怖的體認。戰前、戰後的描述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交相作用,產生相當完整的事件。
       5. 用儀式將英雄冒險凝結歸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例:Beowulf:垂老英雄的喪禮;周文史詩:以揭示天啟聖言的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式告終(孕生出禮、樂、農)
 
四、飛鳥惡化:這種描寫更有效的省略戰情的描寫,著重戰事的後果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非戰事本身。(40)
         1. 詩經口傳成語詩歌(oral-formulaic poetry)中的特徵,到後代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中國詩的特徵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用對稱的結構,把沒說出的東西,藉著「雙行體」的「二連續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照」的事物烘托。這也許是中國詩對比結構的起源。(38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例:昔我往矣、楊柳依依。今我來思、雨雪霏霏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詩人在讀者心中造成的聯想聚合(totality of association),以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美的排列結構傳達出戰爭的恐怖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 2. 飛鳥(戰鬥禽獸beasts of battle之一):出現於古典中國詩、英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的屠殺場面。
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è 戰鬥禽獸(攻擊)變成食屍之鳥(防守?):戰爭帶來巨災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禍。
 
五、結論:
           1. 戰情省略(有意的避免武事)導致中國戰爭詩風格上有別於「英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雄事蹟」的詳細敘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2. 中國沒有嚴格定義下的史詩。但西元前六世紀前以成立的一些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歌、頌歌,加上其他的散文史料,以刻畫出偉大王朝的一套雄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詩歌。
           3. 「周文史詩」中所呈現的「史詩的現實觀」強調文化的薰陶、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對伸張武力,而這觀念深入中國詩人心胸。
       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f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